上海试点中医体质辨识仪免费筛查,居民直呼 “比老中医还准!”
“我这总感觉浑身没劲儿,还老爱出虚汗,一直想找个老中医把把脉,看看是咋回事。没想到现在社区就能免费做检查,这仪器 3 分钟就把我的问题说得明明白白,比我之前找的老中医还准!” 家住上海徐汇区的李阿姨,刚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验完中医体质辨识仪的免费筛查,拿着详细的检测报告,满脸惊喜。
作为全国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一环,上海正大力推广中医体质辨识仪进社区、进基层医疗机构,通过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医理论的深度融合,为市民提供精准的体质评估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,让 “治未病” 理念真正走进千家万户。
中医体质辨识仪叁分钟完成检测,精准判定九种体质类型
在上海浦东新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诊疗区,一台外形类似自助体检机的中医体质辨识仪格外显眼。居民只需刷一下身份证,机器便自动采集基本信息,随后按照屏幕提示,依次完成舌象、面象拍摄,手腕轻轻搭在脉象采集装置上,同时通过触摸屏回答诸如饮食习惯、睡眠质量、情绪状态等 20 余个问诊问题。整个过程仅需 3 分钟,一份涵盖体质类型、体质特征、健康风险提示以及个性化调养建议的报告便打印出炉。
这台中医体质辨识仪器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》标准,将人体体质精准划分为平和质、气虚质、阳虚质、阴虚质、痰湿质、湿热质、血瘀质、气郁质、特禀质九种类型。以李阿姨为例,她的报告显示为典型的 “气虚质”,具体表现为气短懒言、容易疲乏、自汗等,与她日常的身体感受高度契合。报告不仅详细解释了气虚质的成因、易患疾病,还贴心给出了包括饮食调理(如多吃山药、红枣、桂圆等健脾益气食物)、运动建议(推荐八段锦、太极拳等温和运动)、起居注意事项(避免过度劳累、注意保暖)在内的全方位调养方案。
打破传统局限,数据化让中医诊断更客观
长期以来,中医体质辨识主要依赖中医师的望闻问切,虽经验丰富的老中医能准确判断,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,且耗时较长,难以大规模普及。中医体质辨识仪的出现,有效打破了这一困境。
中医体质辨识仪器通过高分辨率摄像头捕捉舌面图像,运用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分析舌苔颜色、厚薄、润燥,以及面部色泽、纹理等特征;高精度压力传感器模拟中医脉诊指法,精准采集寸、关、尺三部脉象数据,分析脉象的频率、节律、强度等信息;结合标准化的问诊问卷,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多源信息进行综合处理,得出客观、量化的体质评估结果。经临床对比验证,该仪器体质判断准确率超 90%,与资深中医师诊断结果高度一致,大大提升了中医体质辨识的效率与准确性,让更多居民能够便捷享受到专业中医服务。
免费筛查受热捧,助力居民 “未病先防”
自上海启动中医体质辨识仪免费筛查试点以来,深受居民欢迎。徐汇、浦东、静安等多个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据显示,试点开展后的首个月,预约检测人数便突破千人,检测人群涵盖中老年人、上班族、青少年等各个年龄段。许多居民表示,以前对自己的体质状况一知半解,即便身体有小毛病,也不清楚根源所在,现在有了这份详细报告,健康管理更有方向。
对于社区卫生服务而言,中医体质辨识仪也成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、推进健康管理的有力工具。通过大规模筛查,社区医生能够建立居民中医体质健康档案,对不同体质人群进行分类管理,针对高危人群提前干预,预防慢性病、亚健康状态的发生发展。如针对痰湿质居民,重点进行饮食运动指导,预防肥胖、高血压、高血脂等疾病;对气郁质人群,提供心理疏导和情志调节建议,降低焦虑、抑郁等心理疾病风险。
上海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持续扩大中医体质辨识仪的覆盖范围,完善筛查服务体系,同时加强基层中医人才培养,确保仪器检测结果能与中医诊疗服务有效衔接,让传统中医的智慧借助现代科技惠及更多市民,助力上海打造 “人人享有优质中医药服务” 的健康城市样本。
13616379298(微信同号)